長假觀展指南請查收!(文末含有福利)
還有一周就要迎來國慶中秋大長假啦!
童鞋們計劃去哪里玩呢?
如果不想迷失在景點里的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不如找幾個安靜的美術館
邊看展邊尋找靈感
讓這個假期過得更有價值!
今年國慶期間
上海各大美術館都推出了許多有趣的展覽
主頁菌從中為大家精選了5個
一起看看有沒有你pick的呢?
P.s. 主頁菌在文末為大家準備了一份
中秋節小驚喜
歡迎前往領取!
1.《隨物生心 Flow with Matter》
展期:2020.5.31 - 2020.11.30(每周一閉館)
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票價:50元
地點: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地址:靜安區汶水路210號靜安新業坊 3號樓
芬蘭藝術家組合湯米·格倫德(Tommi Grönlund)和佩特里·尼蘇南(Petteri Nisunen)的展覽“隨物生心”,共展出21組件作品,包括裝置藝術、影像新媒體、攝影、繪畫。
展覽標題“隨物生心”取自榮格的《金花的秘密》一書,指涉古人體感世界的第一步,從對萬物的細致觀察中把握物行的規律,推究事物的原理是為“格物致知”。
《線與圈》,繪畫,120x120cmx5,2009
湯米·格倫德和佩特里·尼蘇南這對芬蘭藝術家以建筑出身并長期在當代藝術領域展開跨界創作。以自然科學和建筑的結合為核心基礎,他們將圖形、雕塑、建筑、運動和聲音融入數學、光學、物理學和神經科學等領域,通過獨特的藝術方式,將日常而無形的“現象”轉譯為可視、可感之物。
2.《流動的空間》
展期:2020.8.18 - 2020.10.25(每周一閉館)
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票價:60元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階梯展廳
地址:徐匯區龍騰大道3398號(近瑞寧路)
“空間”作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匯,受20世紀以來空間理論的影響,開始頻繁出現在美術史研究的論述中,不僅涵蓋了對作品本身視覺和圖像空間的研究,也展開了對作品文化內涵、及其更深層次的藝術和社會發展的研究。
“流動的空間”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選取了由龍美術館提供的私人藏品近20件,創作年代從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展示了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營造的各類空間圖像或場景,既有基于經驗的空間,亦有基于想象的空間。通過對個案的探討,以窺探藝術家如何將本質不可見的東西,如個人的主張、情感、記憶、想象等,通過創造形象的物件并營造它們之間的關系,使觀者看見空間、并捕捉到從中傳達出的觀念或情感,進而完成共情或開啟另一種想象,與作品創造出新的空間。
3.《More, More, More》
展期:2020.7.16 - 2021.1.31(每周一閉館)
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票價:60元
地點: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地址:徐匯區龍騰大道2380號
展覽的名稱《More, More, More》取自The Andrea True Connection于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發行的熱門迪斯科歌曲的歌名。包括28位國內外藝術家和藝術家組合的全新委約作品和代表作品參與此次國際群展。
此次展覽包含了與這首七十年代老歌中的感官游戲(sensorial play)、言語過剩和可變意義相似的態度。通過在文本的紋理、語言的聲響(sonority)、翻譯中的痕跡以及可見與不可見之間的關系之中的實踐,《More, More, More》中呈現的作品致力于將藝術經驗的領域開放給多樣化的現象。藝術家和藝術家集體以或大或小的方式,打破了將知識與視覺融合在一起的哲學傳統中的固有堅持,讓新的意義重新附著在身體上,并浮現出來。
《More, More, More》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中大部分的藝術作品使用視覺并不總能察覺到的媒介來培養多感官結構,例如香水、音樂媒介、微生物、數字化媒介和不同頻率的光。諸如具象繪畫、詩歌、水墨畫、線描畫等傳統媒介,在本次展覽中也有著至關重要的表現。這些作品增強或夸大了表面的感性,并對視覺感知的確定性提出了質疑。
10月3日-10月6日,油罐藝術中心還將舉行2020油罐玩家藝術節,特別推出“藝術專家門診”項目,將有不同的藝術家、畫廊主、策展人、收藏家坐班油罐門診,輪流為熱愛藝術的公眾答疑解惑。
4.《海浪——歷屆上海雙年展文獻及作品展》
展期:2020.7.31 - 2020.11.15(每周一閉館)
時間:每周二至周日 11:00-19:00
票價:免費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地址:黃浦區苗江路678號
在第13屆上海雙年展開幕之前,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推出“海浪——歷屆上海雙年展文獻及作品展”,重現51位/組國內外藝術家的60余件歷屆上雙參展作品,涵蓋繪畫、裝置、影像等多種形式。
《海浪》展覽現場
展覽設置兩條相互對照的文獻線索,分別是以大事件串聯的時代發展脈絡,以及由諸多藝術家提供的私人物件、照片、資料所形成的個體文獻。通過將個人記憶匯聚入歷史汪洋的敘事框架,展覽將譜寫出一段獨具情感、波濤涌動、奔流不息的上雙過往,以期在一個被迫減速與停擺的后疫情時期,給予觀者引古證今的感觸與啟迪。(AIVA的預科同學已經組織看過這個展啦,相當推薦哦!)
5.《空間規訓:(后改革開放的)一些房子與(后世博的)一些建筑》
展期:2020.8.18 - 2020.10.25(每周一閉館)
票價:60元
地點:龍美術館(西岸館)階梯展廳
地址:上海市龍騰大道3398號(近瑞寧路)
此次展覽圍繞兩條空間線索在OCAT上海館鋪陳開來——一邊是建筑師們曾居住過的,并對自己產生深刻影響的普通日常構筑物(以下簡稱為房子);另一邊則是建筑師們成為執業建筑師后創作的建筑作品(以下簡稱為建筑)。每位建筑師會在展覽中將其所選的房子和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元素(如地面、墻體、吊頂、門、窗、家具等)1:1地進行復原、建構。
“新冠疫情期間,人們長時間地面對空間以及空間中如地面、墻面、吊頂、門、窗、家具等建筑基礎元素。建筑作為容器在此時增加了對我們的影響,對大部分人來說,上一段類似的長時間處于建筑中的經驗應該是在每個人的童年里構建認知地圖的時代。”
參展藝術家范久江提供照片,圖片來源于OCAT
從時間上看,展覽所提供的12棟房子和12棟建筑“橫跨”過建筑師所經歷的童年時的改革開放和青年時的上海世博;從空間上看,房子與建筑又則是“覆蓋”了不同的氣候以及文化區域,呈現了全國14個省市、22個地點的建筑風貌。當擁有足夠多的采樣時,這種統計就會無限接近一個時代或者是一個地域的文化切片,并于個體的豐富性與特殊性中形成集體的共鳴。
以上就是主頁菌為大家推薦
國慶期間在上海可以打卡的藝術展覽
希望有你喜歡的~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和我們留言分享
“你的國慶假期安排”
“你近期推薦或想看什么展覽?”
我們將為獲得點贊數第一名的朋友
送出本周六AIVA中秋特別首飾工坊
“金屬蝕刻滿月胸針”
免費名額1個
價值299元哦!
(截止時間:9/23 18:00)
和我們一起
做一個月亮胸針美美地過節啦!
了解工坊詳情,請戳鏈接:中秋首飾體驗工坊 | 眸中的月光 - 金屬蝕刻胸針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