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an xuan老師線上講座回顧(上)| 關于交互設計、米蘭理工和意大利的故事
昨晚,終于迎來了我們學霸導師Xuan xuan帶來的線上講座,詳盡的內容和親切的交流,讓參與的同學都表示瞬間被Xuan xuan老師圈粉!
Xuan xuan
AIVA交互設計導師
⽶蘭理⼯⼤學 交互設計 碩⼠
武藏野美術學院 視覺設計 碩士
回國后獨立負責公司APP的UI及交互設計
Xuan xuan導師個人作品
我們將昨晚講座的精彩部分進行了總結,希望沒有參與講座的你也同樣有機會一起分享這些經驗。
因為講座涵蓋的內容非常多,我們將分為上下兩期,今天先和大家分享Xuan xuan老師在意大利求學時的收獲,下期我們將跟著Xuan xuan老師到日本的武藏野美術大學去看看那里發生的故事。
本期內容包含:
1、 交互設計/視覺傳達/Communication Design 之間的關系
2、 交互設計/視覺設計就業方向和職業要求
3、 米蘭理工大學介紹、排名、授課語言
4、 米蘭理工大學申請流程
5、 關于意大利國家及城市
6、 推薦日本動漫《黑塔利亞》
7、 意大利的罷工
8、 烏菲茨博物館及三件導師最愛的展品
9、 二十世紀博物館&Hanger Bicocca當代藝術中心
10、 推薦意大利紀錄片《兩個意大利吃貨》
11、 意大利最常見的手勢
12、 導師個人網站分享
PART 1
什么是Communication Design
視覺傳達設計和交互設計之間的關系
交互設計:比如APP或網頁,是我們人與產品之間進行互動過程,以用戶為核心的設計。
視覺傳達:包括平時接觸到的標志、廣告、包裝、店內外環境、企業形象、VI...服務于現代商業的藝術設計,我們統稱為視覺傳達設計。
我們在歐洲學習的Communication Design,其實是綜合了界面及人機交互的設計,包括多媒體設計都會接觸到。國內會把它分得比較細,例如視覺傳達呀交互啊,但是其實在歐洲這邊,我們所有這種通過視覺語言去傳播的都叫做Communication Design。
說到就業方向的問題,交互設計師和視覺設計師在國內都有很多的發展方向。
我覺得如果要細分的話呢,他們是屬于一個交叉學科,交互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有很多交互點。很多公司不會細分,所以很多時候這兩個職位經常被混合在一起。比如像我們公司,我作為一個交互設計師,但是其實很多層面上除了做APP,包括一些公司的運營banner、海報、活動宣傳,都會涉及到,包括名片、包裝設計。
所以,在UI設計中要求我們的設計者,既要具有視覺設計的能力,同時也要有很好的交互能力。
PART 2
選擇去意大利留學的心路歷程
米蘭理工大學的相關介紹
我從2014年開始的留學生涯。在期間游歷了十一個國家三十多個城市,之所以選擇意大利,就是因為我本身對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是比較中意的。
米蘭理工大學創建于1863年,位置在意大利最富饒的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也是在米蘭的市中心。主要的設計專業有產品設計、交互設計、時裝設計、室內設計等。在QS世界大學排名組織公布的數據,2017到2018年,米蘭理工位居意大利的第一,藝術和設計學科在全球排名是第五,由此可見米蘭理工大學的設計專業在世界上算是首屈一指的。
接下來,說一說我們選擇專業時,會首先考慮到的授課語言。
意大利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其實是一個很難學的學科。在我接觸意大利語之前,我覺得英語對我而言有些吃力,但是接觸到意大利語之后,覺得英語真的是小菜一碟。意大利語很難,但是既然選擇了一個非英語語種的國家,我建議大家還是接觸一下本地的語言。
意大利米蘭理工有一些專業是英語授課的,例如Design for the Fashion System、Design & Engineering、產品服務系統(俗稱PSSD,Product Sevice System Deisgn),還有新開設的一個專門針對交互設計的專業的:Digital and Interaction Design。
但是大多數意大利的設計專業還是意大利語授課。我們的Communication Design也是意大利語授課的,部分會存在英語授課的課程,但是意大利人的英語不是那么好懂,包括一些日常的交流,向導師討教還是需要意大利語交流的。
PART 3
米蘭理工的申請流程
意大利米蘭理工官網上有一個網申系統,需要在每年的九月份左右進行網申,超過了時間就不能申請了。2018年米蘭理工的申請時間就是到9月5號為止。
我們提交了申請之后,下一步就是準備作品集,作品準備好了之后,在官網申請系統直接提交作品集。米蘭理工是沒有面試的,所以我們提交的材料是什么,考官看到的就是什么,考官只能通過你的作品來判定你能不能合格進入這所學校。
如果通過了的話,接下來就是學語言,通過馬可波羅計劃到意大利進行一個六個月左右的語言培訓。之前有朋友問過我,說想在國內讀語言,不去意大利讀可不可以。我覺得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沒有對錯,我們選擇在國內學語言再出國是可以的,但是選擇先去那邊學一段時間語言,也是另外一種選擇,這種選擇會減少你直接入校后在學習上的壓力,先對那邊的生活環境熟悉了之后能便于更好的學習。
所以這也是我給大家的一點建議,在選擇出國之后,可以提前一段時間,先到那個國家,感受一下那個國家的生活氛圍,以及他的語言環境。
就像學英語。你在家里讀再多的書也不如去跟當地的人聊一聊學得快,語言在于鍛煉。
PART 4
分享我對意大利的感受
InteresTALIAN
意大利是一個很有熱情,很有趣味性以及很多元化的一個國家。我下面通過一些自己的經歷帶大家來一起感受一下意大利的文化。
我們先介紹一下意大利。最為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個意大利城市就是它的首都羅馬、時尚之都米蘭、藝術之都佛羅倫薩。除此以外呢,意大利其實還有兩個國中國,一個是他的教皇國:梵蒂岡,另一個是號稱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國家圣瑪帝諾。
在意大利,由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信奉天主教的,所以我們隨處可見的城市標志性建筑基本上都是教堂。比如像米蘭哥特風的米蘭大教堂,還有佛羅倫薩的主教堂佛羅倫薩主教堂,它的穹頂被公認為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史上的第一個作品。
推薦大家看一部日本動漫叫《黑塔利亞》。這部動漫里,意大利是一個人物形象,日本是一個人物形象,德國是一個人物形象,他們三個國家在二戰中的表現非常不同。意大利就是有一點點二哈性格的國家,比如二戰的時候,日本在規劃路線,德國在訓練軍隊,但是意大利呢,卻是在旁邊煮意大利面,也是他們很愛吃,很可愛的一面。
順著剛才那個“有趣”的話題繼續聊。意大利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很懶,他們有各種理由去Scioperp(意大利語的罷工),比如說他們要求漲工資或爭取權利。在2016年5月1日有一個很有趣的事件,當時在Zara門口舉行了一次罷工抗議,因為在意大利人的眼里,5月1號是不能開門的,但是zara那天營業了,在他們看來你今天營業就是不對的,他們去抗議zara要求關門,直接鬧到了警察都出動。
意大利的罷工是合法化,提前一段時間會在報紙上或者一些媒介上面刊登告訴大家,我們幾號幾號要罷工,大家做好準備。然后公交啊,飛機呀,各種交通工具都可能會出現罷工的情況。
意大利人在一些場合會比較無序,不是說是黑他們或背后說他們不好,而是說他們就是這樣一個很熱情,很不拘小節的國家。
意大利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基本上人人都是藝術愛好者。從意大利最有名的烏菲茨博物館說起,烏菲茨博物館是美第奇家族贊助的,它里面包含了很多很多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作品,包括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多那泰羅......烏菲茨的意大利語Uffizi,意思是辦公室。美第奇家族把藏品捐贈給了政府,之后才出現了這樣一個公立的美術館。
博物館是U形建筑,從一邊進去可以毫不迷路的把整個館都逛完。這個設計我覺得非常非常人性化,很適合我這種路癡。精美的長廊貫穿了所有的展廳,每個展廳按照時代的順序排列在長廊兩側,這樣逛起來是很有震撼力的。
整個展館分為風景、靜物、肖象畫三個部分。著名的展品呢,有波提切利的《春》、《維納斯的誕生》,達芬奇的《東方三圣來朝》、米開朗基羅的《圣家族》、提香的《烏比諾的維納斯》等等很多很多,真的非常值得參觀。
我最喜歡的三件作品,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也許只是拋磚引玉。
第一幅是波提切利的《春》(上圖左上),大家可以看到中間的人物就是維納斯,左邊是三位優美的女神,她們沐浴在陽光里,右邊也是三個女神,花神、春神和風神,象征春回大地萬物崢嶸,一種春暖花開的氣息,是當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幅是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上圖左下),它從另一個方面來反映當時的一個社會狀況,大家都覺得維納斯是一個很美好的形象,但是在這幅畫作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比較不快樂的維納斯,盡管她身邊簇擁著大量的神,但是她的內心深處依然孤獨,這同樣也是反映了當時那個時代,大家對于現實生活的驚惶與不安,大家也知道十五世紀是歐洲比較動蕩的一個時期。
第三幅是最右邊那一幅《基督受洗》,頭頂上面是一個象征圣靈的鴿子。
然后下面我們講一講米蘭很有意思的一個博物館,二十世紀博物館。
博物館主要展出的是意大利未來主義和當代主義的一些畫作,有比較強烈的對比和諷刺意味。在特殊的時期,特殊的背景下,比如人與環境發生的一些有趣的對話。
再往下,我們介紹一下Hanger Bicocca,這個是意大利的當代藝術中心。展出的展品以空間和藝術為主。
二十世紀博物館和Hanger Bicocca,游客以意大利人居多,外國游客去得比較少,因為它不像烏菲茲名氣這么大,展出的是一些近現代的作品,但是非常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意大利人有很強烈的藝術感,他們對于設計也是一樣,在這兩個展館中展出的裝置藝術作品的設計者,都是未來主義設計者。比如下圖的作品,無論色彩還是結構,都繼承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家對于建筑立面的那種熱忱,一種民族與現代建筑風格手法的融合。
最后,給大家介紹一部意大利的算是紀錄片吧,中文翻譯過來應該是“兩個意大利吃貨”或者是“吃在意大利”之類的。講的是兩個意大利廚師走遍意大利嘗試各種意大利美食,建議大家可以看一看,有點舌尖上的意大利的感覺。這兩位廚師是意大利非常有名的國寶級廚師。整個節目就是這兩人以意大利人話癆式的方式介紹意大利的美食。
因為時間關系呢,意大利美食這一塊兒我就不多介紹了,和大家分享一些當時和有趣的意大利人們的合影照片。
最最后和大家介紹一下意大利最常見的一個手勢,就是五個手指頭撮在一起,然后伸向自己的一個手勢。如果你見到意大利人有給你用這個手勢說話,一方面他們是對于這個話題可能不太感興趣,另一方面,他們可能說,我不太想跟你聊天,并不是說想跟你吵架或者說對你不友好,而是他們的一個說話的方式。
意大利有這樣一個說法,如果把意大利人的雙手給綁起來,他們就不再會說話了,因為他們說話一定是手舞足蹈的,非常有意思。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個網址
http://xuanxuanbene.webflow.io/
打開可以看到我之前在留學的時候去過的一些地方拍的一些照片,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看哦。
Xuan xuan老師講座中意大利的部分
就介紹到這里啦
下一期關于日本、武藏野藝術大學、原研哉大師
會更精彩哦,敬請期待!
如果想線下和Xuanxuan老師暢聊
也歡迎后臺留言預約!